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国际刊号:1000-520X
国内刊号:42-1105/G8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30661 人次
 
    本刊论文
城乡教育统筹与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研究

  【摘 要】 城市学校由于环境好,教学资源占用的多,其学生素质与教师素质普遍比较高。城市的信息交流发达,不同地区之间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调研,例如:网络通话、实地考研、电话会议等。相比之下,农村的学校教学环境恶劣,所拥有的教学资源不丰富,学生多为留守儿童,而且农村缺乏配套的早教课程,使得学生基础底,在学习伊始会落于城里的学生。在体育教育这个方面,由于许多的运动与活动都需要一定的器材与场地,城中的学校一般都有与之配套的场地与器械。乡下的学校由于资金的缺乏,无力购置完善的活动设备,也没有能力修建体育场馆的费用,使得乡镇学校的孩子在接受体育教育的时候,只能凭借一些简陋的设备进行学习,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 农村教育;农村学校体育;城乡教育统筹;体育教育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南北分化越来越严重。大部分社会资源聚集在城市,乡镇所拥有的资源只占极小的一部分,两极分化十分严重。经济发展,教育先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但是由于社会资源分配不平衡,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也有很大的不同。城市中的学校,由于地理环境好,能够享受更多的社会资源,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入住本校。城中的学生受早教的程度高,学习起来有基础,学生资源较为优越。在城市中,由于信息交换比较频繁,比起乡镇学校,能够更快的获得最新的教育资源。这几个因数使得城乡学校发展出现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直接表现在教学质量上,比如与学生身体素质有些直接关系的体育教育。由于设备简陋,没有相符合的教师资源,活动场地比较破旧,在很长一段时间,体育都是农村教育避而不谈的话题。但是体育教育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何缩小城乡差距,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事实。
  一、统筹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
  我国土地广袤,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业立国,农村发展显著。但自从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家把发展的中心偏移到了城市。这样就导致城镇的发展出现了巨大的差距,整个经济结构向二元化转变。尽管国家在一直极力消除分化,但是想要统筹城乡的发展,需要时间和经验。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理论和计划都在实施的初级阶段,尚且没有一个可以指导全局的方案。乡镇数量多,分布广泛,是祖国向前发展的时候,绝不可忽略的一环。国家一直在说要注重“三农”问题,说到底,就是希望能够在经济发展的时候双方兼顾,实现双赢。
  说到发展农村,其实就是提高农村教育、经济、文化的水平,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素养。教化村民,最重要的就是教育。教育不只是知识的教育,更是身体的教育。步入现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疏于锻炼,以至于身体素质不高。所以从小培养孩子对于身体的锻炼,就显得十分重要。学校体育教育作为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时候,就必须重视。
  缩小城乡差距,首先做的就是提高农村的地位,加大财政对于乡镇的投资力度。在体育教育方面,就是为无力购置设备和无法建造运动产地的学校添置设备与修建场地,提供专门的资金用于补助这个项目,用以提高教学质量。使得乡镇学校可以进行一些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
  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农村学生的教学质量,就是提升农村的整体水平。居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农村更好更快的发展,农村发展跟上甚至超过城市的步伐,就能实现所谓的缩小城市差距,而缩小城市差距就能够促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教学质量的改善。可以说,两者互为对象,互相帮助,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虽然教育才是发展的根本,但是经济实力永远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农村体育教育想要发展,想要追上城市教育水平,最好的办法不是生搬硬套城市的教育模式,而是在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了,政府部门的财政力度才能增加,百姓有钱了,才愿意为孩子的健康发展买单。统筹城乡发展,说白了,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带动经济的发展来带动教育发展。体育改革目标是希望学生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优质的生活质量,教育想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外乎生活。所以,想要发展教育事业,经济发展是第一步。

  二、城乡教育统筹问题
  自从十七大以来,有关改进乡镇学校中体育教育的建议不断修改,改革步伐从来没有停下来过,不断向前走。现在整个社会正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体现在农村,就是提高农村居民受教育的水平,增加他们的文化修养,收入提高的同时也不忘锻炼身体。但是在进行改革的时候,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如城市,主要是因为主客观环境的不如意。在乡镇中,教育事业是一笔非常大的支出,而且作为农村居民,素质不高,一些陈旧的观念还存在。在近代化进程中,由于偏袒城市,农村地区发展水平往往不尽人意,教育专款的不到位,落后的思想,充满缺陷的漏洞,这些都是阻碍农村教育水平,特别是体育教育水平的因素。
  1、当今现状
  教师配备和教学设备一直是阻碍一体化进程的两个方面。在建设操场、体育馆,以及安排体育教师这一方面,城市往往会第一个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一些有体育特色的学校也更多的建在城里,因为这里能获得更好的待遇,给学生们一个更好的环境去锻炼自身。从整体上来说,体育特色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质的运动员,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个也加大了乡镇学校发展体育教育事业的可能。由于缺乏资金,乡下的体育教师往往是由别的学科老师来替代的,无法单独聘用体育老师;资金缺乏还使得场地受限制,许多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所以只能放弃相应的课程。硬件和软件设备的缺乏直接影响到了新课改在乡镇中学的实施。这几年以来,中央一直致力于改变这种现状,但是都只是杯水车薪,没有实质上的变化
  2、指导思想上的异同
  早在2001年的时候,教育部在体育课程这一方面,就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旨在改变体育教育中,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其实开设中小学的体育教育课程的初衷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健身体,从而更有精力更有活力的去学习生活。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在一些地方,体育变成了特长项目,成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了,所以教育部把“健康第一”写进了课改中,就是希望能改变现状。可是在很多偏远的乡村,由于信息闭塞,课改的内容还没有传达到他们手中,他们还是采用古老的指导思想,例如“体制第一”、“比赛第一”。根据调查,有八成的城市学校已经根据新的标准,对于自己学校内的课程进行改革,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也已经在学校中普及开来,有根据,有规划的进行体育教育活动。但是在乡下,近九成的学校由于各种原因还在使用以前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听之任之,体育活动毫无章法,学生整体处于“放养”状态,最终获得的效果距离教育部设下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指导思想会对实际行动产生影响,教育部门对于城市的偏爱使得城市能得到的经费远远超过乡镇学校,这样就使得两地的产生的结果出现很大的差距,所以说,我们需要在思想上重视农村体育教育事业。
  3、制度管理上的缺陷
  我们所谓的体育管理制度是包括四个方面的,分别是组织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资源管理、课余锻炼以及课余竞赛管理。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只有制定一个完善的,符合标准的制度,才能使得新课改在全国各地的学校中,顺利实施下去。而从客观角度上来说,制定体育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学校正常的体育活动都必须在这个制度下运行,学校围绕体育事业所提出的各项建议也都必须符合这个制度。但是现实情况有些不尽人意,在建立体育管理制度方面,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可行的制度,但是在实行的过程当中,双方会有所不同:在城市学校中,九成学校能够严格按照标准开展工作,组织活动,用新的方式让学生投入到教学中;但是在农村,学校领导对于体育教学课程不重视,使得学校这些规章制不能很好的实施下去。
  三、解决方法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体育发展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看待:
  1、公平对待城乡学校,平衡两地发展
  缩小城乡之间差距,需要统筹全局,在一个公平的条件下,对于教育资源进行全面的分配。要勇于打破陈规旧习,消除偏见,着眼于新的高度,从百姓层面上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合理的统筹全局,全面考虑每个地方的需求。
  2、建立互补机制
  城市学校由于软硬件资源丰富,可以在物质需求上帮助乡镇学校开展活动。乡镇老师由于面向的学生不同,对于学生管理的经验不同,可以在与城市教师的交流中互相探讨,双方交换经验,有利于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
  3、加大预算
  想要发展农村学校体育事业,在财政上必须予以支持。在义务教育期间,单独列出体育经费预算,并且扩大经费收入的渠道,为体育事业的建设做好经济上的准备。
  四、结语
  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只有科教兴国,体育强国,才能使我们国家在这条路上走的越来越远。体育教育对于国家而言是及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应该重视起来,多角度的发展体育教育。体育教育想要发展,就要从根本上入手,而不是所谓的面子工程。发展经济永远是第一要义,在发展基础上、完善教学条件、优化制度、加强交流,让农村体育教育事业走上正轨,这样才能有利于农村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