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国际刊号:1000-520X
国内刊号:42-1105/G8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30670 人次
 
    本刊论文
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有效性刍议

  摘 要:公共体育课作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体育素养以及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如何提升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有效性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评价阶段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希望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有效性提供积极借鉴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有效性
  引言:大学为众多学子提供了学习知识、获得技能的平台,大学教学改革现已成为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重点 。其中,公共体育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公共体育课教学准备环节有效性
  (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基础性内容,对于顺利开展公共体育课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教学方案。进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公共体育课教学而言,由于公共体育课种类丰富,因此,对于不同种类的课程,要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突出课程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的优化与改革。其次,公共体育课教学设计一定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以此提高课堂教学与室外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实行差异化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育素养。最后,要充分开发体育教学资源,丰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学校以及政府要加大对公共体育课的支持力度,加大体育资源的投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同时,要改革教学评价方法,对于公共体育课而言,要将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考察的重要,采取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着力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开发学生的潜力和自主精神。
  (二)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是我国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关键,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将体育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兴趣的锻炼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体育学科的魅力。为摆脱以往教学模式的束缚,当今公共体育教育加强了对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水平等各项指标的关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精神。但并不是说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必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两者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统一性。要想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针对性的实战演练,同时,教学内容应具体明确。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体质及接受限度,实行差别化教学,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发展的特点及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使得学生学习的体育知识能够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之中。因此,体育素养与公共体育课教学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缺少了其中一方的参与,公共体育教学工作将无法真正有效开展。此外,公共体育课教学十分注重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以及强化,即学生在选择课程以及开展过程环节都具有相对较大的自主权,提倡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开放精神。
  二、公共体育课教学实施环节有效性
  (一)树立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体育精神。当前普通高等学校的公共体育课教学工作开展的并不十分顺利,根本原因是师生体育思想观念的欠缺。高校应加快转变其办学理念和教学方针,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基本方向,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中,要尽量多加入新的教学元素,充分体现体育这门学科的教育、锻炼作用。在前期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目标主要集中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上,后期则要针对不同的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体育素养的训练,激发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运动精神,激发学生体育活力,弘扬体育精神。引导学生将个人的人生理想、职业规划与体育学习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公共体育课学习增加动力。
  (二)设置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今社会对综合性人才需求旺盛,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就在于对学生体育素养和兴趣爱好的培养上。“专项+职业”是指在大一进行基础知识学习了解的基础上,大二以后相继开设其他课程的学习。其他课程主要针对不同的兴趣特点设置不同的授课方案,学生对兴趣体育课程要进行重点学习,着力增加学生的特长,强化体育技能,集中精力于体育项目的完成,锻炼较强的身体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性要求。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进行较好的掌握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及兴趣,选择其他的课程进行学习,一方面丰富了学校生活,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个人的综合素质,提升社会竞争力。

  (三)创新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及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是否能够正常开展,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尤为关键。体育教师是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力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1]。教学方法的选取应以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为基本原则,突出体育教学项目的特点,适用于大多数学生的需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教学方法应多样化并及时更新,避免学生产生倦怠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而后再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指导。教师可以以游戏、竞技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增加教学趣味性,也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实践,亲近自然,感受体育项目带来的乐趣,明确体育教学的意义所在,使得学习过程更具针对性,学习效果更加突出。
  三、公共体育课教学评价环节有效性
  提高公共体育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改革公共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评价方法。 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于不断创新,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也是如此。传统的教学理念与与组织形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公共体育教学的发展,改革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评价方法迫在眉睫。高校应加快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发新的组织形式,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享受学习的乐趣,切实感受体育精神。教师不能仅仅凭借考试成绩对学生的体育能力作出评断,而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允许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进行创造[2]。以往的公共体育教学评价方法是片面的,不合理的,应建立健全完善的考核评价方法,考核指标尽可能全面,应以培养学生体育素养为宗旨,着重考核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及任务完成效果。
  四、结语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而要将学生体育素养和体育精神的培养作为教学有效性提升的主要方向,其教学内容既要符合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又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着力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同时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实现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充分体现我国高等教育独特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方针。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